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终止了长达3个月的大幅下跌,已经连续3周持平,北方港口(唐山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西港区)的煤炭场存也降到1460万吨的较低水平,比6月最高时下降400多万吨。然而由于一些担心依然存在,当前的形势或许并不意味着大的转机。
7月底至8月初,环渤海地区的煤炭运输普遍受到台风和持续强降雨的影响,致使铁路煤炭调进量显著减少。
虽然目前运输正逐步恢复正常,但货主"请车"的意愿仍然不强,铁路发运量难以达到正常水平。低调入量下的港口场存下降并不是市场好转的反映,反而说明沿海市场面临的压力仍旧较大。
刚刚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也反映了市场需求依然不振的现状。7月,全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速仅为1%,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为6个月以来新低。这表明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我国出口企业面对的市场依然需求疲弱。
另外,国内需求也不乐观,7月PPI(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这反映出企业采购需求低迷的同时,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同时,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9.2%,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为2009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也是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第三个月放缓。前7个月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20.4%,增速与前6个月持平,但低于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
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出当前经济仍在底部徘徊。虽然国家数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还不断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条件,各级地方政府也实施了诸多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但考虑到宏观经济运行的惯性与政策的时滞性,扩张性政策短期内难以见效,因此煤炭市场好转的基础条件仍不完全具备。
上半年,国际煤炭价格经历了长期下滑,廉价进口煤大量涌入我国沿海市场。虽然内贸煤炭价格逐步下调,国际煤价连续上扬,两者接上了轨,但鉴于煤炭进口贸易多采取远期交货形式,进口煤的影响和冲击依然不可排除。
"迎峰度夏"很快就要过去了,随着气温的降低,民用电需求将减少。电煤消费的增长又少了一个动力,通常在8月中旬以后,居民用电量会逐步减少,电煤消耗也会同步下行。
曹妃甸港第二个5000万吨煤码头8月底将投产,港口运输能力会随之提高,北方港口堆存能力的提高正逐步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对沿海市场的压力,市场上趋于宽松的供给形势难以支撑煤炭价格显著上涨。
总之,国内煤炭市场价格在今后一段时间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但经过数月的大逆转之后,煤炭企业正不断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一些小煤矿也逐渐停产或减产,煤炭价格不会再出现前段时间那样的大幅下跌。